【天台探索创建农业企业联合工会】 天台县总工会

  天台县平桥镇三吴村村民吴福志来到红沐园种植园上班,自两年前红沐园种植园在村里流转土地后,不再为自己种地的吴福志就成了一名上班族。

  在平桥镇,像吴福志这样到农业企业上班的“新农民”为数不少。5年前,天台县建立了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在平桥镇境内的入园企业就有32家,占地面积7000亩,涵盖了果蔬栽培、牲畜养殖、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等农业产业。

  从2015年初起,天台县总工会探索在这32家农业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将农业企业从周边村庄吸纳的916名村民转化为农业工人。该县政协副主席、县总工会主席齐显移告诉记者,工会下移重心,在现代农业企业中搭建工会组织,探索服务农业企业和农业工人的新机制,助推了“三农”发展。

  农业企业兴起,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创新工会组织大有可为

  在新的时期,传统农耕方式因效率低下而步入困境,土地流转后的集中连片经营因效益突出而大行其道。然而,土地流转并不是件顺当的事。

  2014年,平桥镇总工会主席张华恩随镇机关干部一起到伍东村、协和村与村民磋商土地流转事宜,原定400亩土地3个月内流转完成,结果花了一年半时间才完成。

  村民张吕井说:“如果没了土地,我在家没事干,出门打工又没技术。”而当时,正好市林科院天台育苗基地面临用工荒,张华恩把张吕井推荐到该企业。工作落实了,土地流转一事也就顺利解决了。

  经过培训,张吕井不再像以前只会种菜种稻,他学会了经济作物种植,还学会了简单的农用机械操作。

  这一经历让张华恩隐约感到在农业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值得尝试。但当时各地还鲜有在工业企业之外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成熟做法。

  去年年初,该县总工会在调研中也发现农业企业变动大、招工不规范的现象,有的甚至只有口头用工协议,为农业工人搭建工会平台刻不容缓。而农业企业本身也普遍存在着招工难、留人难、矛盾难调处等现实难题,亟待有个专门的组织来协调。

  县总工会把设立工会组织的设想与农业园区交流后,双方一拍即合。去年年初,平桥镇境内32家入园的农业企业相继建立了工会小组,并于当年率先在全省组成联合工会。

  农业工人权益受损害敢否出面“撑腰”?有了“娘家”有人“疼”

  “农”转“工”,农民对于转变为工人身份的兴奋点,更多的在于工会组织能否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撑腰”。工会小组筹建伊始,平桥镇总工会就遇到了一起拖欠工资案件。

  某农业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30来个工人拿不到工资,他们就直接“坐”到了企业办公室。欠薪总额30多万元,从涉事企业的规模来看,不算多,但由于涉事企业陷于困顿,这笔资金便不再是一个小数目。

  而当时,该农业企业的果树正值生长阶段,如果不保证员工队伍稳定,荒废管理,那便会影响收成,给企业造成难以承受的打击。当时农业企业联合工会还未正式成立,镇总工会义不容辞地接过了调解的担子。

  在摸清情况后,镇总工会考虑到企业只是资金调剂困难,而非生产困难,便以工会组织的名义担保,为企业主解了困。4个月后,该企业水果丰收,销售后就及时付清了员工欠薪。事情圆满解决了,企业、员工获得双赢。

  联合工会成立后,为增进劳资关系稳定和谐,农业企业联合工会注重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报酬的兑现和提高等职工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与此同时,它们还加强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帮助农业工人签订了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议、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有效解决了用工不规范方面的问题,建立起了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农业工人遇到的困难,县、镇总工会将之纳入“送温暖”对象,现已建立困难职工档案83份,拨付帮扶资金5万元,相关的常态化救助机制和职工医疗互助制度也已开始实施。

  农民工与农业企业如何通过工会良性互动?做好服务 当好桥梁

  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的红沐园种植园是个上规模的水果基地,聘用的10多名工人都是周边的农民。由于工人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因此种植园的农技管理与现代农业有较大距离。

  联合工会在了解到种植园的困境后,为其“量身定做”对接了一位擅长梨、枇杷种植管理的杭州果木专家。专家为10多名员工手把手提供架式栽培以及修剪、土肥水病等方面的操作与管理技能培训。联合工会还利用新媒体远程指导的方法,为员工进行网上业务指导。通过一年的指导、培训,这批员工已由一名新手成长为熟练工,而种植园里的梨树只用了3年时间,就开始挂果了。

  目前,联合工会吸纳9位农业专家组成了农技援助团,每月定期两次对32家农业企业实地授艺,带动提高会员素质,已开设果蔬栽培、花卉苗木等培训3场次,农业工人参与215人,组织名师带高徒17对。

  针对现代农业企业用工具有季节性强、容易造成人员流失,农业资源农业政策不对等的现状,联合工会运用“互联网+”,建立用工动态信息库,解决了农业资源、农业政策、用工等信息不对称问题。

  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联合工会以“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劳动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增产增效。近一年来,共组织劳动竞赛5场,开展“大讨论、大献计”活动,参与职工800多人;收集有效合理化建议37条,被采纳实施11条,创经济效益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