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难抵高投入农民接受有难度(图):暗黑3 难度收益

  近年来,青海省围绕“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以此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过,好技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示范,更重要的还是推广,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才是真正的好技术。
  
  前不久,记者在青海省互助县调查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时,发现绿色防控的技术好,但是推广的难题却也不少。
  
  效果好
  
  可少用化学农药35%左右
  
  走进互助县卓扎滩村的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虽然油菜已经成熟,但一些绿色防控的设施还留在地里。青海省农技推广总站农艺师徐淑华说:“你看到的那个是利用性信息素诱杀的诱捕器,是专门对付小菜蛾成虫的。一般从5月上旬油菜出苗开始放置,到9月下旬结束。”据了解,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态环保治虫技术,性诱剂是一种仿生学高科技产品,具有经济、有效、安全、无害、专一性强、保护天敌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当然,从油菜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中除了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外,还有黄板诱杀、蓝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以及“绿色”拌种等技术,不仅有效降低了蚜虫、油菜露尾甲、小菜蛾、油菜角野螟等虫害的虫口密度,减少化学防治用药次数2~3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5%左右,而且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青海省互助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任利平介绍说,与空白对照相比,使用黄板诱杀技术后,油菜植株上蚜虫数量相对减少40%~50%左右,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对田间小菜蛾的诱杀效果达到60%~80%,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油菜角野螟成虫的诱杀效果达到45%~75%左右。示范区内绿色防控技术防控效果达到80%左右,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推广难
  
  成本较高,优质不优价
  
  记者调查发现,互助县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仍处在示范阶段,并未进行大面积推广。为什么这么好的技术,推广却成了大难题?主要的困难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农民还未彻底改变观念,二是绿色防控的成本相对较高,三是实施绿色防控生产的油菜籽优质不优价。
  
  任利平说:“记得当时推广25%丙溴磷·灭多威,用了差不多4年的时间,老百姓才普遍接受。现在要淘汰那些高毒农药,老百姓观念还转变不过来。而且运用物理防治见效慢,老百姓更喜欢立竿见影。不过,油菜绿色防控是大趋势,但真正推广开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防控成本上,记者做了一下对比。互助县西坡村村民康成文今年种植了5亩油菜,从拌种到收割,至少要使用3~4次农药。康成文告诉记者,5亩油菜地用噻虫嗪和咯菌腈拌种需要40元;苗期需要用3次25%丙溴磷·灭多威;花期需要再用1次叶肥加25%丙溴磷·灭多威,折算下来,每亩地的防控成本约36元。
  
  绿色防控的成本,徐淑华也粗略地算了一算,仅一个太阳能的频振式杀虫灯的费用就近5000元,这一个灯可以管50亩地,能用5年,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讲,这是很难负担的;黄、蓝板每亩成本近30元,性诱剂每亩成本近20元,此外还有拌种剂和生物制剂的费用,每亩地需要投入80~120元左右。
  
  任利平说:“目前绿色防控技术多用在蔬菜等收益高的经济作物上,而种植油菜产量低、收益小。高成本的防控投入,农民接受有难度。如果能实现油菜籽优质优价,提高收益,让农民见到实效,就能大面积推广开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目前,青海油菜籽市场收购价每斤在2.4元~2.5元左右,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油菜籽和传统防控生产出的价格并没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