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到“棚”,鄂尔多斯市林原村菜农发了】 基本农田建蔬菜大棚

  最近几天,每到傍晚,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林原村便有一辆辆满载蔬菜的大车从平整的村道急驶而过。道路两旁的菜地里,村民们忙到天黑才收拾农具回家。

  “地里的青椒可以卖了,最近蔬菜价格又涨了点,一天能卖5000多块钱,大伙儿都忙着收菜卖菜呢。”村民张喜说。张喜是该村735户种植户中的种植大户,今年他家种了25亩蔬菜。“路修得齐整整的,整个村大变样啦。这不,当地蔬菜经纪人引来的菜商多了起来。再加上旗农牧业局的技术指导和新品种展示,种菜的收入比种玉米高多了。新建大棚还给补贴,我今年抓住这好机会又建了6栋大棚,把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发展到20亩左右……”张喜不愧是拥有十几年种植经验的老菜农,就连政府新出台的扶持政策也熟记于心。

  从大田到大棚,一字之差。多风少雨、十年九旱是这片区域的主要特点,这也导致村民时常陷入“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怪圈。然而,思路一变天地宽。对于发展传统农业来说,水资源贫乏是劣势,可是对于发展蔬菜保护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流通性好、工业污染少等却正是优势。

  为促进蔬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村两委组织农民成立了宝善堂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凯福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畅通蔬菜销售渠道。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保善堂”蔬菜品牌成为自治区著名商标,当地的蔬菜也远销北京、天津、陕西、河北、山东等地。

  “我们村打造了一个蔬菜冷链仓储。为了蔬菜更好地走出去,宝善堂物流园区也建起来了。如今,菜卖得好了,村民的收入也是节节攀高。”林原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林一脸兴奋。

  达拉特旗农牧业局副局长王精如告诉记者,该村的蔬菜种植已走出了一家一户的传统方式,向着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从提高品质和丰富品种这两方面下手,依靠宝善堂物流园区,把传统销售和电商销售结合起来,打响宝善堂蔬菜这个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