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孝道扶贫”创新扶贫新模式(图) 孝道扶贫

  青岛莱西市马连庄镇朱耩村徐林75岁的父亲患脑溢血、母亲患乳腺癌,家庭年均收入只有6540元。他也因无资金无技术而只能靠传统种植业生活。由于自己生活困难,从没给过老人生活费等,未能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引起老人不满。村民道德评议会对其进行了评议和说服教育,及时帮其找准穷根,从改善家庭生产条件入手,帮其致富。2016年,村里推荐他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培训班,通过培训掌握了大棚甜瓜种植技术,在村里帮助下建设了2.5亩大棚,当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徐某生活改善以后,自觉给父母赡养费、医疗费3000多元。

  莱西市用道德评议会的方式,把精准扶贫、孝道扶贫等内容具体化,是非功过由群众评说,达到敬老爱老、孝道扶贫的目的。“村民道德委员会”成员由“村民推荐、支部审查、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产生,重点吸纳“公道正派、威望较高、敢于直言、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在评议形式上,采取“登门谈心评、开会集中评”等方式,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评议活动。通过对不良行为进行评议,特别是针对不尊老、不敬老、不养老的道德失范行为进行评议讨论、说事评理,评选负面典型,结果张榜公示,采取“一人一案”、“一事一案”的办法,落实包帮责任,教育劝导,助其自我觉醒、自我转化。

  莱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319户、10491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904人,占总数的37%,贫困人口的老龄化比较严重。通过前期精准识别调研分析得出,制约老年人脱贫的因素主要有身体健康情况、劳动能力情况、子女赡养情况等。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老年贫困人口比重大、脱贫难、易返贫的实际情况,该市积极探索“四个一”孝道扶贫脱贫新机制,创新拓展“孝道扶贫”新路子。

  确定赡养标准,做到有章可循。2016年6月,以筹办全市贫困户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为契机,选取马连庄镇为突破点,针对子女富裕、父母贫困的现象,组织引导村级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村规民约,制定了全镇统一的孝道赡养公式,明确了子女赡养标准,将农村养老扶贫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现场会上,马连庄镇明确提出每年每位子女应付父母不低于600元现金、200斤小麦面、10斤玉米面、10斤花生油。

  市扶贫办将马连庄镇“孝道扶贫”的先进做法在全市推广,组织各镇街对六十周岁及以上贫困老人的居住、健康、子女情况等进行详细摸底,根据老人居住情况、生活地的消费情况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确立了综合性和单一性两套赡养标准。针对非留守老人,原则上规定每年每位子女应付父母每天一元钱,每天一斤面,每年20斤花生油、20斤玉米等杂粮面。针对留守老人,规定每年每位子女以现金的形式支付赡养费用,赡养费数额原则上不低于非留守老人赡养金+赡养实物当年的购买价总和。

  细化一套激励机制,营造养老氛围。探索建立“养老敬老、赡养扶贫”表彰激励三级网络,在市级层面开展了寻找“孝亲敬老家庭”活动,组织广大家庭谈孝老做法,议孝道家风,传孝老美德;在镇级层面开展了“五好家庭”、“好媳妇”评选活动,将赡养老人作为评比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形成户户爱老敬老、人人尊老孝老的社会氛围;在村级层面开展了推荐活动,各村海选推荐具有代表性、群众公认的“五好家庭”、“好儿媳”,对先进典型事迹,通过村级“道德评议榜”、板报、广播等形式进行褒扬奖励,引导村民形成向上向善、孝道扶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