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蔬菜花园”迎2.0版 同济大学屋顶花园

  你是否看腻了老一套的园林绿化?基于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原则,一次性建成高大密厚、少病虫害的植物,公园里、道路两旁被固定品种长期承包。都市“绿洲”还可怎样营造?若是在悦心神、美环境、保生态的基底上再增加一些趣味性,也未尝不可。“蔬菜瓜果替代传统的园林花卉植物,成为造景的主角。”这是同济大学建筑学系教师刘悦来的田园实践,并在世纪公园1000平方米的“蔬菜花园”付诸行动。一部近期收笔的“植物日记”,记录着他和设计团队为期一年的跟踪历程。今年,“蔬菜花园”将迎来它的“2.0版”。

  对返璞归真的“致敬”

  “这个是包心菜,那个是苋菜,我爷爷家种过,没想到在公园里也有这么好看的菜园子。”一个小姑娘在向同伴炫耀。

  “很独特,也很有想法,以后可以经常带孩子们来认认蔬菜,现在的娃儿好多都不知道菜是咋长出来的。”花白胡子的老爷爷参观时有感而发。

  当植物变成了可以食用的“景观”,再加上墙体、篱笆、种植槽的精心雕琢,一种奇妙的感觉诞生了,似曾相识却略有不同。它是花园还是菜园?都是,又都不是。刘悦来抛出一个全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可食地景。它不是简单的种地,而是通过设计,让园林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人类驯化植物,起初是为了得到食物,后来才渐渐分化出适合人们观赏的物种,并大量使用于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之中。”因此,可食地景被视为对返璞归真的“致敬”,在遵从科学的共生原理和生长周期的前提下,根据颜色搭配、叶子渐变状态、菜苗密度等特点,合理播下菜蔬类、香草类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