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先有于丹后有蒙曼,昔日大师成今日小丑,文化和国学之路不容儿戏

原标题:先有于丹后有蒙曼,昔日大师成今日小丑,文化和国学之路不容儿戏

引言

人活在人世间,总是希望体现个人的价值,也希望过上期望中的理想生活,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不断地奋斗,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对名利的追求。这其实是人的天性,也是生活在当下社会的必然结果,本无可厚非。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一旦在名利场上过于留恋,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还会身败名裂。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传承,随着我国在世界的崛起,民族自信心空前强大起来,因此“国学”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慢慢地,第一批著名的国学大师随之出现,其中以于丹蒙曼最为大家熟知,可为何如今两人的境遇和名声大不如前,成为了今日小丑呢?

一、自幼启蒙,成就国学大师

于丹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父辈就是国学领域的翘楚,在家风的影响熏陶下,她也开始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学生时代,于丹的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是妥妥的学霸,尤其是文科成绩,更是放眼全校无人能比,甚至有时老师都自叹不如。

而于丹的成名之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源于央视的《百家讲坛》

平心而论,以于丹的学识水准被邀请登台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她最后的做法和初衷背道而驰了。于丹的讲授风格十分新颖,以一种类似“鸡汤”的方式解读国学,这就让本来晦涩的知识变得极其容易接受,受众也越来越广,于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学大师。

不只是于丹,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蒙曼的身上。和于丹一样,蒙曼也出身于国学世家,也从小在父母老师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国学并持续发展。据说蒙曼一直有一个成为老师的梦想,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事实证明蒙曼做到了,作为北京大学的教授蒙曼加盟到了《中国诗词大会》,成为评委之一,由于学识广博,见解独到,很快就火遍了全国。

二、名利双收,逐渐迷失

事实上于丹也好蒙曼也罢,能够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靠的不是关系也不是运气,而是长期以来的学习和付出,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可这两位在成为别人口中的大师后,逐渐迷失了自我。作为国学领域的代表人物,那么要做的首先就是传播弘扬国学文化,如果一味地追求名利,凡事与利益挂钩,那性质就会截然不同。

于丹在2006年首次露面《百家讲坛》,一举成名后仅一年的时间就问鼎了“作家富豪榜”的第二名。除了财富上赚得盆满钵满,她还荣获了“十大教育英才”等诸多荣誉称号,荣誉加持之下彻底登上神坛。

此后于丹在利益和虚荣心的驱使下,开始频繁参加各种制作质量参差不齐的节目,而且偶有雷人之语曝出,让观众大失所望。而随着于丹对知识的疏远,诸多后起之秀逐渐将其赶超,当她失去热度的时候,等待她的注定是身败名裂。

之后蒙曼在《中国诗词大会》后也迎来了高光时刻,此时蒙曼被名利蒙住了双眼,一味地收割名利,她还不知道早已有一座大坑正在等待着自己。

三、沽名钓誉,最终害己

想要收获名利,就要有与之匹配的德行,这是最后导致成功还是身败名裂的关键所在。其实在于丹和蒙曼最初登上舞台的时候,很多的问题就已经表露了出来。比如于丹那种“鸡汤”式地讲解国学,对于不了解国学的人极为受用,作为大众群体的普及使用或许还可以,但如果到了专业的舞台上,很多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而于丹的解释自然是漏洞百出不攻自破,这是不能长久的一件事。而且于丹又不去加强自身修养和知识储备,而是徒为名利奔走,自然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蒙曼对于诗词的点评之所以精彩且拥有独到之处,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多年来积累下的文化底蕴。但后来她过于沽名钓誉,这就与一个学者的身份不符,也忘记了一个学者的本心。

比如《悯农》中,她把农民夏日播种解读为春日播种就引起了学术界的一致“差评”。后来登上了《百家讲坛》的舞台,各种知识点也是频频出错,甚至讲解也极为浅显,完全没有国学大师的风采。

结语

于丹和蒙曼曾经在国内文化圈盛极一时,也被誉为国学之路的领头人,可从登上神坛到跌入谷底,成为今日小丑,实在是来得太快,就算是观众都来不及反应。

这就再次证明了一件事:作为学者,作为公认的国学大师,不管在何种境地下都要坚守本心,勿忘原则,文化和国学之路不容儿戏,沽名钓誉害人害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