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乡村旅游 [廊坊市涌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组织158个]

  逐步形成“三河一带一纵深”发展格局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经过几年的引导和培育,廊坊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逐步形成了“三河一带一纵深”的发展格局,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三大河系流经区,环首都绿色休闲农业带和南部纵深拓展区。据统计,全市共涌现出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各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组织158个,其中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星级企业33个、示范点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2万人,年接待游客644万人次,营业收入15.8亿元。

  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按照“五位一体”统筹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政府主导和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开发和融入现代、休闲、旅游要素符号。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园区69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园区14家,6个县(市、区)进入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各类园区总投资达到120亿元,建设面积80.7万亩,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260亿元。

  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各级党委政府不断优化投资创业大环境,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在租赁土地、开发休闲农业产品和项目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倾斜,使大量工商资本助力廊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共引进各类工商资本90余亿元,有效弥补和解决了财政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的难题。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壮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模。鼓励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对经营组织职业经理人、带头人和职业农民的培育,使其成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45个,家庭农场795个。

  运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坚持“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民生活设施城市化。2013年以来,1116个村街高标准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有37个村街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40个村街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

  挖掘民俗文化,拓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路径。近年来,廊坊市充分利用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资源,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展民间技艺和各类节庆活动,举办了京津冀中华大庙会、河北胜芳民俗文化节等一系列民俗旅游活动,呈现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异彩纷呈的浓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