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最大菜园子原来在这里(图)|青海最大黑社会夏才让

  占地4300亩,1183栋温室大棚,一年出产2万余吨地产菜,这里是全省最大的菜园子;

  原来仅靠一亩三分地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腾出手来再就业,收入不断增加,这里是农户鼓起腰包的示范地;

  休闲观光、静心垂钓、体验种植、亲自下厨烹制农家菜肴,这里是都市人慢生活的体验区。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习惯了钢筋水泥的都市人都希望找寻一处集休闲、餐饮、采摘于一体的好去处。近年来,城中区总寨塬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为市民精心打造的集种植、采摘、垂钓、餐饮、观光为一体的农家采摘乐园,让更多的市民体验到休闲娱乐的慢生活。

  栋栋大棚果蔬满枝头

  10月19日,记者来到城中区总寨塬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条条笔直的乡村道路通向蔬菜基地,在宽敞的道路两边,栋栋标准化蔬菜大棚林立,大棚里红得耀眼的西红柿、满身毛刺的黄瓜、穿着紫袍的吊茄,一个个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长势喜人。技术员小刘每天要看管十几座这样的大棚,除了施肥、除虫,他还要调节大棚温度,保证大棚不减产。他说,每栋黄瓜大棚一年可以种4茬,每茬收成在2000公斤以上,按一家农户承包一栋黄瓜大棚计算,一年光黄瓜的收入就在3-5万元。

  青海人最大的菜园子

  这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总寨镇清河、清水河、总南、总北4村为规划区,总面积4300亩,总投资为3.8亿元,从2012年开始,这里建成了1183栋温室大棚。如今,这些温室大棚利用率达到90%以上,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770亩,有辣椒、番茄、茄子、黄瓜、菠菜、油麦菜、上海青、韭菜等20多个品种,年产量2万余吨。因为有着“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特性,这些蔬菜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走向水井巷市场、莫家街市场、城南市场、各大超市及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并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市民的餐桌。因为基地面积大,生产果蔬产量高,这里成为我省最大的蔬菜基地,被大家称为“青海人最大的菜园子”。

  流转土地农户鼓了腰包

  建成青海最大的菜园子,无形中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和增收,在蔬菜大棚建设初期,在村民自家的土地上进行土地流转,在政府的协调下,周边4个村子的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以每亩6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公司每年发放流转金达258万元,让农户有了固定的收入,流转了土地的农户还能腾出手来到外地打工,或者就地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收入,让一部分农户先鼓起了腰包。

  休闲采摘餐饮成产业链

  有了最大的蔬菜基地,就要有着和蔬菜相关的产业,采摘、餐饮、垂钓、休闲,走一条蔬菜产业化道路。近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发展果蔬采摘产业,鼓励当地农户种植草莓、油桃、小甜瓜、黄瓜、西红柿等市民喜爱的果蔬,并组织活动吸引市民前来采摘,体验采摘的乐趣。

  不仅如此,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6300平方米的休闲观光餐饮区已成形,假山、喷泉、流水、绿植,偌大的餐饮区内鲜花盛开、各种植被郁郁葱葱,人们置身于此,宛若徜徉在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同时,示范园建成的特色农家饭庄,为参观游览者和家庭使用者提供全天候的特色餐饮服务,让市民感受到田园的乐趣。露天垂钓区,在这里投放了大量的鲤鱼、鲫鱼、草鱼等品种,专门为钓鱼游客提供服务。

  扫二维码能找到蔬菜源头

  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安全的蔬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从2014年就投入8通道及16通道的两台农药残留速测仪,专门对园区大棚蔬菜进行农药检测。还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所有采摘的蔬菜都要过追溯系统这一关,只有贴上二维码追溯体系标签后的果蔬,才能流通到市场。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出蔬菜从种植、物流、加工到检测、销售的所有信息,确保购买到放心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