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诠释工匠精神_芭田助他种良心果诠释种植匠精神

  四月中的三亚,最高温度已超过30℃。距离三亚市中心10余公里的凤凰镇,100余亩的芒果园里,4979棵芒果树上的30多万颗芒果再等一周就要开始采摘了。年近七旬的老人王关德就是这片芒果园的主人。每天,王关德都要在芒果园里至少走两趟,察看果园生长情况,即使顶着高温,汗流浃背,王关德带上草帽仍穿行在果树之间。

  从退休到走种植之路,王关德已坚持了十一年。在与芒果相处的十一年里,王关德已扎根农业,他专注于芒果种植,从一名芒果生手到成为一名芒果种植匠,他一直坚持着“做良心人,种良心果”的理念,他坚守着保证芒果高品质的要求,王关德果园产出的芒果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我的目标是要做一流的果园,种出好品质、安全的健康的芒果,这也是我对农业的一点贡献。”站在百余亩果园之中的王关德,看着一颗颗即将采摘的芒果说。

  退休开启芒果种植之路

  4月13日,在群山环抱的芒果园里,南方农村报记者见到了当地人尊称“德叔”的王关德。穿着牛仔上衣、牛仔裤、运动鞋,一眼看上去,难以看出德叔已近七旬。德叔神采奕奕,快步穿行在芒果园中。

  占地100余亩的芒果园其实就是一座芒果山,站在芒果园山顶,放眼望去,几千株芒果树散布于芒果梯田中,芒果园里萦绕着淡淡的芒果清香。再过一周,这些套袋的芒果就要被采摘了。眼看着芒果大丰收即将开启,芒果树丛中的德叔露出了微笑。

  其实,德叔与芒果结缘是在他2005年退休后才开始的。德叔是乐东人,农民的儿子,在农村出生、长大,从小对农业就有一份情缘。退休之前虽未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德叔的工作与农业息息相关,退休前的他在三亚水务局下属单位汤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处工作。

  德叔回忆,汤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处虽是事业单位,但在1991年就开始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单位基本处于“贫困”状况,当时单位有30多名员工,单靠工资这一微薄的收入难以生活。管理水库是第一要务,要提高员工收入,必须要开源增收。

  德叔看到,位于山林之间的汤他水利工程管理处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利用好这一土地资源或将成为增收的重要途径。经过深思熟虑后,1991年德叔和单位员工们便开始在水库周围种植香蕉、槟榔、火龙果等经济作物,仅槟榔就种植了5万多株,1000亩农场成为增收主要方式。1997年,单位开始有额外的收入,农场效益初步体体现,员工最多每年可有近2万的分红。

  2005年,58岁的德叔提前两年退休了。退休后的他根本停不下来,总想找点事情做。在原单位有农场经营经验的德叔决定继续从事农业。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岛屿,热带气候资源使海南成为全国最适宜芒果种植的地区之一,三亚为位于海南最南端,是海南最适宜种植芒果的地区。在选择种植作物之前,德叔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考虑到槟榔因病害生产处于低潮、香蕉价格不稳定后,决定选择种植价格稳定、经济效益较高的芒果。经过向多个水果收购商取经,德叔选择了种植个大、肉质鲜嫩、耐运输的金煌芒果。

  找地、租地、整地、基础设施建设、亲手设计灌溉设施……德叔下定决心,要种芒果,并种好芒果,德叔的芒果种植之路开始了。

  专研十一载从新手到能匠

  但是芒果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十一年来,德叔经历了各种“风吹雨打”。资金短缺、技术空白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两座大山。

  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已让德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芒果一般在四年后才进入结果期,2005到2008年间,德叔的芒果园并没有收入。2006年和2007年,德叔遇到了“经济危机”,资金短缺。但是,德叔心中一直坚持着好芒果的决心,资金短缺就想办法解决,德叔那两年借了高利贷。2008年后,芒果开始结果,果园资金压力有所缓解。

  起初,德叔并无芒果种植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懂技术,那就自学。德叔阅读了大量了芒果种植技术书籍,在种植芒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十一年过去了,经历过重重困难的德叔已从一名芒果新手成为一名芒果种植匠。

  芒果园地选择要求土层较厚,土质不宜板结、不积水,德叔在考察了多个地方,最终将果园基地时就选择在坡地。要种出好芒果,一流的环境是重要的,山泉水成为芒果园的水源,“保持芒果园的生态十分重要,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德叔说。

  在果园休息处的一块黑板上,德叔详细记录了芒果在不同时期水肥安排。第一次花后,1月上旬,氨基酸水肥1.43斤/株,中微量元素0.9斤/株;1月下旬,小果期,氨荃酸水肥0.5斤/株,复合肥0.43斤/株;2月上旬中果期,氨荃酸水肥0.55斤/株,复合肥0.43斤/株;套袋前后,氨基酸水肥0.6斤/株,复合肥0.43斤/株……这些水肥安排是德叔在十一年种植经验中摸索出来的。

  “芒果种植的关键在于控梢。”德叔说。控梢是通过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积累有机养分,促进发芽分化。控梢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通过控水、断根、环扎铁线、环割环剥等方式,化学方法通过施肥施药来实现。控水就是在芒果末次秋梢老熟,保持土壤适度干旱,提高成花率;断根则是在树冠外围挖30-50厘米深沟,切断部分吸收根,晒1-2周后填入有机肥和表土;环扎铁线就是在小寒前后,树主干距离地面40-60厘米用铁丝绕成一周扎紧韧皮部,到开花后解开;环割环剥就是在末次秋梢结近老熟时在主干或者直径5厘米以上的骨干枝环状切割,深达木质部。

  “芒果种植技术是复杂的,受地形、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印象,不同果园种植技术是有所差别的,各个芒果园要摸索适合自己的种植方法。”德叔说。

  金煌芒果大多都需要套袋,在采摘前40天左右进行这一工作。套袋可让芒果防刮蹭、防虫害、防农药。在袋套的保护下生长的芒果色泽光鲜、果实饱满硕大、口感香甜。在另一块黑板上,德叔详细记录了芒果套袋数量。总计有32.95万个,其中大袋4.5万个,小袋28.45万个。德叔估算,除去掉下的芒果,果园目前约有30万个芒果。

  三亚地理、候条件适宜芒果种植,但是也让当地芒果种植饱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2013年18级超强台风海燕11月侵袭海南,德叔芒果园也遭受重创,此时正是芒果开花时期,2014年芒果园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二;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果园大量果树被吹倒。即使多次遭遇台风袭击,德叔仍在坚持芒果种植。

  种良心果诠释种植匠精神

  芒果是三亚第一大热带水果产业,已销往全国除台湾地区、西藏外的各大市场,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据统计,三亚芒果种植面积近50万亩,年产量40万吨。德叔是三亚广大种植户的一员,他有着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坚持“做良心人,种良心果”的理念,他用自己的行动和坚持在诠释着匠人精神。

  今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是这一精神的内涵。各行各业都在提“工匠精神”,也就是种植匠精神。在德叔看来,农业十分需要种植匠精神。“从事农业种植,一定要专、精、追求品质,不能为眼前的金钱蒙蔽了双眼,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采用不合理的方式,农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种出来的产品是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农产品必须要安全。这是农业生产的底线,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通过人为方式来实现增产的目标。”德叔说。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认真做,要做好。”在德叔心中,打造一流果园,种出高品质的芒果一直是他的追求。从“经济危机”走出来后,德叔果园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果园其实并未给德叔带来巨大财富。金煌芒果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多年保持在6元左右,提高芒果产量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于是,有不少种植户给芒果增施药剂以增产。但德叔是拒绝的,在品质与产量之间,德叔选择了品质:“增施药剂可以增加产量,但这影响了芒果的品质,我种出的果子必须是高品质的。”

  “我是在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退休后的我在芒果种植中找到乐趣。现在身体也好了,心情也很好。”德叔说。在德叔眼中,种植芒果乐大于苦,每当看到芒果喜获丰收,大家称赞芒果的品质时,德叔心里甜蜜蜜的。

  海口本土电商海南春暖花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吴雄杰在海南多地寻找高品质的芒果,在德叔的芒果园里,他找到了他想要的高品质的芒果。与德叔有深入的交流的吴雄杰被德叔种植芒果的纯粹所感动:“他是当之无愧的芒果种植匠。我理解德叔的匠心,就是一种犟,执意把产品做好,坚持和承担,他的金煌芒果,品质没的说,价格也不会屈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