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果园效益好,技术市场两手抓(图)] 邓小平两手抓的内容

  本期《大农行家》,跟着小农菌一起认识一位种植果树的“高手”,他懂技术,爱学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财富。

  走进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叶赫镇永和村上坎屯耀明果园,李耀明正拎着一个装满白浆的桶,一边给果树涂白,一边向我们介绍:“每年冬天都要给果树根涂白,这样明年的果树就不会长虫子了。”

  李耀明经营果园已经有20年了,最初接触果树还是上世纪80年代,县领导带领村民搞集体果园培训,起初因为对果树市场不了解,而且果树相比玉米收获期更长,一般果树需要3至5年的成熟期。因为这样的原因李耀明并没有参加集体果园的学习。可3年后集体果园的水果进入收获期,同样的两公顷地,集体果园每公顷苹果比李耀明种植的玉米多收入2万至3万元,山楂每公顷比玉米多收入3万至4万元。在20年前,果园仅增收的这2万元,就已达到李耀明一家全年的收入,这样巨大的差距,让李耀明彻底活了心,将自己家的两公顷地全部改种了果树。

  “当时山楂的零售价最高,所以果园一半地种的苹果一半种的山楂。因为不懂如何做病虫防预,第一批山楂成熟时,遭遇了虫灾,一半的山楂都生了虫子,到市场上根本卖不上价,只能扔掉,别提多心疼了。第二年又赶上了山楂价格暴跌,最后地里的山楂树全部砍掉重新栽的苹果。”经过这次教训,巨大的损失让李耀明认清了熟识技术和实时掌握市场需求的重要性。从此以后,只要忙完家里的活,李耀明就到村里的集体果园帮忙,同时跟着技术员学习果树的病虫害防预、田间管理、春剪、伏剪等知识,镇里每次组织培训,李耀明也一定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经过几年的学习与实践,果园才真正走上正轨,果园所产的苹果质量也越来越精,远销北京、广西、桂林等地,每年仅果园的单项收入已达到16万元左右。

  李耀明告诉我们,“现在我不仅将自己家的果树打理得很好,我的剪枝技术在我们这儿也算小有名气,还经常有附近的村民请我过去做技术指导,帮他们剪枝、田间管理等,这几项工作加在一起,每年也能为家里增收1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