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东海:桃林设施蔬菜鼓起农民“钱袋子”】连云港东海县桃林镇

  冬至,在桃林镇北芹蔬菜交易市场,8点钟刚过,前来卖菜的菜农就排起了长龙。一车车鲜红的西红柿、碧绿的西葫芦、青翠的黄瓜让人眼前一亮,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菜车来往穿梭,一阵阵讨价还价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全村3个蔬菜市场交易火爆。

  近年来,桃林镇加快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丰富老百姓“菜篮子”,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经营模式,让菜农们鼓起了“钱袋子”。

  “今年蔬菜行情好,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种菜收入有十几万元!”“咱这规模越来越大,往后的‘钱途’会更好!”“以后还能就地进行深加工,收入会更多呢!”……在北芹村的蔬菜交易厅里,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菜农李保江家装箱最多,他是村里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和蔬菜技术员。“今秋西红柿刚罢市,接着新一轮蔬菜就上市了,这茬西红柿均价3.5元一斤卖的,每亩地能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效益很好。”人群中,李保江高兴地说。据了解,村里和周边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是种菜户,像他这样的种菜大户也很多,加上今年蔬菜价格较高,他这样的收入并不出奇。

  谢学盛既是北芹村菜农也是蔬菜经纪人,他告诉笔者,火爆的蔬菜交易场景在这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他一边忙着过称算帐,一边对笔者说:“今天这一车菜装了8000斤,平常旺季的时候一车能装一万多斤,经我介绍,今天光西葫芦就拉出了4车!”北芹村蔬菜合作社社长王文成告诉笔者,每年经村合作社联系外销的蔬菜有7000多万斤,合作社也从中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随着村里蔬菜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小时工”也开始受青睐,菜农有活儿时,只要叫一声,他们便会到大棚里帮助菜农管理蔬菜或帮菜农打包装箱。“我们是小时工,当天干完活儿,当天领工资。”北芹村无能力种植蔬菜的马茂玲就是众多“小时工”中的一员,在收菜旺季时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全村除了种菜的,剩下的富余劳力有60多人常年在大棚里打杂工。

  设施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也由于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推动了大棚蔬菜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让村民种菜无忧。除合作社外,农技人员的帮扶、村干部的服务、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都让农民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信心大增,用他们的话说:“我们菜农搭上了‘致富快车’直奔‘钱途’。”2016年,该村农户人均种植蔬菜收入超过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