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杂交水稻育种创新成果丰硕(图)]杂交水稻

      近日,从江山市传出喜讯,今年该市石门镇泉塘村的117亩超级稻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970.7公斤,其中有一块田最高亩产达1024.13公斤!这一数字不仅再次刷新了浙江省单季晚稻单产纪录,而且百亩方亩产创全国纪录。

      创造新纪录的功劳离不开浙江省自主选育的超级稻品种“甬优12”。这也是浙江省杂交水稻育种创新取得的巨大成效。记者近日从省种子管理总站获悉,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种业科企合作,积极推进杂交水稻育种攻关,启动实施商业化育种项目和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创新育种手段和育种技术,并实现突破,全省杂交水稻育种创新成效显著,杂交水稻品种选育能力居全国前列,选育出一大批符合市场和农业生产需要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浙江省农业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等农作制度创新,促进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立下汗马功劳。

      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类型齐全。全省科研育种单位创新育种手段,广泛采取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发掘了一大批新的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的种质资源或基因,利用已有优良不育系或恢复系,聚合了抗性、高产、优质基因,选育出一批多类型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据统计,2011-2016年,累计育成优质高产不育系、优质不育系、高产不育系、带标记不育系、光温敏不育系和滇I型不育系等各种类型水稻不育系70个,且大部分不育系已在浙江省投入生产应用,逐步改变了我省杂交稻生产制种中只能采用“珍汕97A”“协青早A”“Ⅱ-32A”等老不育系的被动局面;同时选育和改良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广亲和恢复系37个,其中籼粳杂交稻恢复系“航恢507”“K6093”“F5032”“C84”“浙恢818”等具有配合力强、抗逆性好、遗传多样性丰富等特点,表现出了十分优良的综合农艺性状。

      育种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浙江省加大对育种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全省科研院校全面开展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对水稻地上部株型与地下部根系活力相结合的研究,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超级稻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分子设计育种理论、光温敏两系不育系选育、广亲和恢复系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技术方面,在高产、抗逆、抗病、品质、灌浆等水稻优良性状的选育技术日益成熟,并获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2年至今,全省有8项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创新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以上获发明专利。

      优质高产新品种不断问世。浙江省组织开展杂交水稻育种攻关,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各科研育种单位利用已有或新创制的不育系或恢复系材料先后育成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同时研究探索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使选育的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2011-2016年,全省累计通过省级审定杂交水稻品种71个,其中“甬优12”“甬优15”“甬优538”“春优84”以及“天优华占”“中9优8012”“内5优8015”等8个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数量居全国各省市前列。目前,甬优系列品种已形成了杂交粳稻、杂交糯稻、籼粳杂交稻三大系列,均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推广。2016年全省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513.1万亩,比2010年增加2.4个百分点。甬优系列品种种植区域覆盖浙、沪、苏、皖、鄂、赣、闽、桂、粤等9省市区,累计推广300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