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莫让“菜篮子”漏了幸福感|菜篮子

  【导语·中国蔬菜网民生无小事,“菜篮子”装着幸福感。15元一斤的豇豆、5元一斤的大白菜、“猪周期”、“蒜你狠”等等,今年以来,菜价居高不下,不禁让笔者心中隐隐作痛:城镇低收入者将如何面对?当然,菜价上涨,不独西藏,全国一样。

  民生无小事,“菜篮子”装着幸福感。15元一斤的豇豆、5元一斤的大白菜、“猪周期”、“蒜你狠”等等,今年以来,菜价居高不下,不禁让笔者心中隐隐作痛:城镇低收入者将如何面对?

  当然,菜价上涨,不独西藏,全国一样。不少网民也在热议“吃不起菜了”。平心而论,西藏高寒缺氧、土地贫瘠,种菜不易、成本更高,许多菜还是千里迢迢从内地运进,故而菜价比内地略高,也属正常。近年来,西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种植面积持续扩大,自产蔬菜比重大幅提升;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体系日趋完善,物流成本下降,菜价也有同内地“接轨”的趋势。放在一个大的时间跨度,西藏人的“菜篮子”丰富了,菜价亲民了,幸福感也增强了。

  不过,这一波菜价涨势凌厉,还是让人难以适应。与菜贩闲聊,他们也是大倒苦水,说是进价高,没办法只得加价。问及原因,季节因素是一个方面,城市变大、菜地变小也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全国通胀抬头,二是流通环节过多。菜价因季节不同而变化,每年都有、各地都有,归于供求关系,属于市场波动,可以不论。通胀抬头,关涉国际国内诸多因素,难以掌控,可以不论。那么,若要保持菜价相对稳定,就应在余下两点上下功夫。

  一是增加蔬菜供给。近年来,西藏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一些城郊大棚菜地被夷为平地,高大建筑拔地而起。需求在增加,供给不变甚至减少,价格自然上涨。因此,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划出占地红线、保护绿线,让菜地与城市共生共赢。此外,应大力普及大棚种植技术,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种植蔬菜,拓宽收入来源、增加经济收入。

  二是减少流通环节。蔬菜从地里到餐桌,多道批发、零售,层层转手、环环加价。菜价成倍上涨,菜农受益不多,居民叫苦不已,为何?中间环节太多,流通成本太高。应搭建平台,大力开展“农超、农企、农校、农餐”对接,让蔬菜从田地里直达“菜篮子”,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受益。拉萨市推行这一工作已有多年,效果明显,可资借鉴。当然,点少面窄、普及不高,对接力度还有待加强。

  此外,还可适当减免蔬菜种植、流通环节有关税费,给予一定补贴,从而降低菜价。

  民以食为天。建设幸福西藏,“菜篮子”也有权重,莫让幸福感从这里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