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红盾护农”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图) 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三农”工作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近年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站在服务中心工作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农村市场监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红盾护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着眼农业,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前不久该局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有力维护了农资市场的安全稳定。一是走田间,进地头,告诉农民兄弟“怎么买”。该局干部主动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场合作社,提醒农民兄弟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购买农资。告知其要查看产品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要认真阅读农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科学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若发现购买或使用的农资产品有质量问题,要及时携带相关证据,拨打12315或直接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投诉,依法维权。二是进市场,查商户,规范农资市场“怎么卖”。该局加强农资经营主体的监督检查,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对发现过期蔬菜种子,责令经营户下架销毁。同时督促农资批发经营户健全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重要农资产品的销售台账,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实现问题农资可追溯,严防假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三是看工厂,访企业,建议农资产品“怎么做”。行动中,该局通过实地走访农资生产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现状,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禁将伪劣农资产品投入市场。

  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该局围绕党政中心,力推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如在开发区主导的 “海外名校学子走进寺平古村落”活动中,金华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立足于认识到位、宣传到位、保障到位、督查到位、应急到位“五个到位”,统一组织村民培训、入户现场指导、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将采购、加工、贮存、消毒、索票索证、食品标签、台账等各个关键环节落实到位,“家+”农户自觉落实规范采购、严格消毒、完整留样等关键环节工作,有力推动了寺平古村的总体环境,促进农民旅游增收。如在2016年1月31日开始的春节黄金周前6天,金西各景点接待游客19.35万人次,同比增长305.15%;旅游总收入560.26万元,同比增长78.16%。二是推动产业规范发展。开发区农村,特别是金西三镇(汤溪、罗埠、洋埠)在生产加工豆腐、千张、油泡、豆腐干、臭豆腐等豆制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该局组织力量通过实地察看,现场指导,分类开展规范整治,特别是豆制品的规范给农民带来了收益,经销量普遍有5%-15%不同程度的增加,如金华市婺城区胖胖豆制品作坊的销量从规范前的每天150斤提高到现在的每天200斤。另外白酒小作坊整治也进入改建提升的新阶段。三是帮扶农企做强做大。该局一方面开通商标绿色通道,积极引导企业创牌建设 ,如金华市婺城区星火果树研究所(施化果)、金华嘉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周泰”等一批农产品商标推荐上报省著名、市著名商标;另一方面,深入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如帮助农市对接,让有特色的农产品进入市区市场经营,等等。四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派驻专员8名,摸排辖区农村电商121家,走访调研25家,规范指导15家。在苏孟乡江家村形成了较为集聚的“淘宝”村,有40家店商入驻,年交易额6000万元。开发区力争年底建成3家“淘宝”村。

  心怀农民,保障食品安全。该局充分发挥职能,保障农村食品安全。一是优化消费环境。特别是推动与农民消费相关的农贸市场的规范提升,位于罗埠的罗埠农贸市场于2015年底被评为省放心市场,位于汤溪的汤溪农贸市场投入100多万元进行了改造提升,列为2016年度省放心市场创建单位,使农村消费环境有了很大提升;二是推动双体系建设,市场建立检测室并每日抽检,完善源头追溯体系,如汤溪所针对市场检测情况,联系当地镇政府及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辖区内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强化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无缝衔接。三是加强日常监管,针对消费特点制订检测计划,对对动物血制品的甲醛项目、酱腌菜类的亚硝酸盐项目开展快速检测;对缩短馒头发酵的泡打粉经营户进行行政约束;突击检查汤溪、罗埠屠宰场、猪肉冷冻库、流动摊贩菜市场、农贸市场、饭店和各类食堂,切实抓好猪肉安全防范工作;在汤溪镇成立了全市首个农村家宴厨师协会,从价格、食材采购、运输、储藏、餐具消毒到宴席加工操作、留样等环节对农村家宴进行全程指导;加强农村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