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众创空间浙江 浙江再生稻创“浙江农业之最”新纪录(图)

  日前,浙江农业之最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常山县球川镇三里江畈游水根大户的水稻“一季+再生”百亩示范方进行机收实割验收,验收结果为再生稻平均产量278.2公斤/亩,加上8月18日验收收割的头季稻产量767.6公斤/亩,水稻“一季+再生”百亩示范方全年水稻产量达1045.8公斤/亩,成功刷新2013年由常山县新都粮食专业合作社陈清明创造的再生稻百亩方亩产960.7公斤的纪录,亩均增产85.1公斤,增幅达8.9%。

  再生稻就是种一茬收两回,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常山县农业局专家介绍,今年再生稻能够成功刷新浙江农业之最纪录,主要得益于品种、技术、天气。一是品种优势。今年推广的新品种“晶两优华占”与原来的主推品种“准两优608”相比,头季稻增产100公斤以上,而再生稻的产量不减,这样总产量就增加了;二是高产技术到位率高。农业部门大力推广再生稻高产技术,加强技术培训,重视田间指导,提高了种粮大户的再生稻技术到位率。三是老天帮忙。对再生稻生产来说,今年风调雨顺,没有出现大的不良天气,特别是头季稻成熟期雨水不多,有利于头季稻高产,9月中下旬光热充足,又有利于再生稻的抽穗及灌浆结实,为高产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常山县自2009年开始试种推广再生稻,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全县粮食生产的主推模式。与单季晚稻相比,再生稻种植模式产量优势明显,平均亩可增产粮食150公斤以上;与“早稻+连晚”种植模式相比,单产基本持平,但避免了夏季用工紧张的矛盾,又节约了再生季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节本优势明显,每亩增加经济效益500元以上。再生稻“一季+再生”模式可实现吨粮千元,对浙江省一些温光资源二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山区县,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种粮效益,作用十分明显。常山县自2010年开始试种,今年种植面积2.1万亩。